湖北衛視:發力新能源 為湖北高質量發展賦“綠能”
高質量發展,離不開高質量的能源保障。湖北積極布局光伏、風電、氫能和儲能等新能源產業,著力改善全省能源結構。今年前三季度,湖北新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超過228萬千瓦,進入四季度,一大批新能源項目集中開工,全力為湖北高質量發展賦“能”。
幾天前,全省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17個市州同步舉行,其中,44個新能源項目,分布在武漢、宜昌和黃岡等14個城市,既有光伏和風力發電,也有抽水儲能項目,全省新能源產業全面發力。
在宜昌當陽,投資109億元開工建設的源網荷儲、百萬千瓦新能源基地,將建設漂浮式光伏發電群和儲能電站。這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漂浮式光伏發電研發和生產基地。
宜昌當陽市水能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鋒:“宜昌市已經逐漸形成的光伏產業集群吸引了我們,我們已經開工建設的(光伏)漂浮支架系統生產基地將打造(光伏)漂浮示范基地,漁光互補生態旅游產業,從一定程度解決限電、缺電問題,為企業解決成本降低碳排放。”
宜昌通過大項目牽引,以光伏發電項目為中心,延展氫燃料和儲能產業,構建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。
宜昌當陽市政府黨組成員王健:“下一步,我們將打造上有光伏材料,中有光伏電池和組件,下有光伏裝備及電站開發運用的全產業鏈,建設華中最大、湖北唯一的光伏產業集群?!?/p>
上個月,湖北省發改委核準了大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,至此,湖北今年核準的抽水蓄能項目達到7個,總數位居全國第一。就在上周,位于黃岡黃梅的紫云山抽水蓄能項目開工建設,后天,長陽清江又將開工建設抽水蓄能電站,為全省新能源產業,裝上具有調峰作用的超級“充電寶”。
黃岡市發改委副主任曾曉東:“黃岡具有較豐富的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水庫資源,形成以風光水火儲一體的能源供應體系,能夠有效增強電網運行水平,促進新能源消納?!?/p>
新能源項目建設加速奔跑,正是湖北布局新能源產業,追求綠色發展的縮影。作為全省20個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,湖北對新能源產業有著清晰的發展思路,黃岡、咸寧、隨州和孝感是重點布局風電,光伏,火電,儲能為一體的新模式;武漢、鄂州、宜昌是布局光伏發電;襄陽和荊門主要是布局儲能產業園。
2021年,湖北新能源發電總裝機接近1800萬千瓦,同比增加37.1%,新增裝機規模居中部第二。今年前三季度,湖北新能源繼續發力,風力發電同比增長 25.73%,光伏發電同比增長了64.1%。在天門,風光一體項目在今年投入使用后,就直接并網發電,今年預計發電量達到3.17億千瓦時,對完善江漢平原電網注入新動力。
湖北能源集團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陳奎勇:“我們發展風光火儲、風光水儲這些項目是有利于提高湖北整個清潔能源的比例,有利于全網能夠接受更多的清潔能源,有助于我們促進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,構建清潔、低碳、安全、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。”
今年6月,湖北出臺全省能源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,將要重點實施八大工程,進一步提升新能源在全省能源結構中的占比,到2025年,新能源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億元,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2000萬千瓦以上。屆時,湖北一半的新增用電量來源于新能源。
湖北能源集團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陳奎勇:“大力推進宜城、鄂州、江陵‘風光火儲’,羅田平坦原,長陽清江‘風光水儲’基地建設,促進煤電與新能源,抽水蓄能與新能源協同發展,推動湖北能源綠色低碳轉型?!?/strong>(本視頻發布于2022年11月9日《湖北新聞》)
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徐嵬毅 程德明 樂城 胡文超 當陽臺 長陽臺
發布日期:2023年03月03日